公司信息 解决方案 条码设备 条码耗材 工业设备 服务与支持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敏用首页




QR码,二维码

发布时间: 2009-4-11 21:45:24
双击自动滚屏打印此页】【关闭本页

一、QR Code条码特点
   QR Code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它除具有一维条码及其它二维条码所
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汉字及图象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超高速识读:
    从QR Code码的英文名称Quick Response Code可以看出,超高速识读特点是QR Code码区别于四一七条码、Data Matrix等二维码的主要特性。由于在用CCD识读QR Code码时,整个QR Code码符号中信息的读取是通过QR Code码符号的位置探测图形,用硬件来实现,因此,信息识读过程所需时间很短,它具有超高速识读特点。用CCD二维条码识读设备,每秒可识读30个含有100个字符的QR Code码符号;对于含有相同数据信息的四一七条码符号,每秒仅能识读3个符号;对于Data Martix矩阵码,每秒仅能识读2~3个符号。QR Code码的超高速识读特性是它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等领域。
(2)全方位识读:
    QR Code码具有全方位(360°)识读特点,这是QR Code码优于行排式二维条码如四一七条码的另一主要特点,由于四一七条码是将一维条码符号在行排高度上的截短来实现的,因此,它很难实现全方位识读,其识读方位角仅为±10°(3)能够有效地表示中国汉字、日本汉字:
    由于QR Code码用特定的数据压缩模式表示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它仅用13bit可表示一个汉字,而四一七条码、Data Martix等二维码没有特定的汉字表示模式,因此仅用字节表示模式来表示汉字,在用字节模式表示汉字时,需用16bit(二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因此QR Code码比其它的二维条码表示汉字的效率提高了20%。.
(4)QR Code与Data Martix和PDF417的比较:
QR Code 与Data Martix和PDF417 的比较表
 码制  QR Code  Data Matrix  PDF417
 研制公司  DENSO  I.D.Matrix Inc.  Symbol
 研制国家  日本  美国  美国
 码制分类  矩阵式   矩阵式  堆叠式
 识读速度  30个/每秒  2-3个/秒 3个/秒 
 识读方向 全方位360度   全方位360度   ±10°
 识读方法 深色/浅色模块判别   深色/浅色模块判别   条空宽度尺寸判别
 汉字表示  13bit  16bit  16bit
 
二、编码字符集:
1、数字型数据(数字0~9);
2、字母数字型数据(数字0~9;大写字母A~Z;9个其他字符:space ,$, %, *, +, -, ., /, :);
3、8位字节型数据;
4、日本汉字字符;
5、中国汉字字符(GB 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对应的汉字和非汉字字符)。
三、QR Code码符号的基本特性
符号规格

 21×21模块(版本1)-177×177 模块(版本40)(每一规格:每边增加4个模块)

 数据类型与容量  数字数据 :7,089个字符;字母数据 :4,296个字符
 (指最大规格符号版本40-L级) 8位字节数据 :2,953个字符;中国汉字、日本汉字数据 :1,817个字符
 数据表示方法 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1”,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0”。
纠错能力 L级:约可纠错7%的数据码字;M级:约可纠错15%的数据码字;Q级:约可纠错25%的数据码字;H级:约可纠错30%的数据码字
结构链接(可选) 可用1-16个QR Code码符号表示一组信息
掩模(固有)  可以使符号中深色与浅色模块的比例接近1:1,使因相邻模块的排列造成译码困难的可能性降为最小。
扩充解释(可选) 这种方式使符号可以表示缺省字符集以外的数据(如阿拉伯字符、古斯拉夫字符、希腊字母等),以及其他解释(如用一定的压缩方式表示的数据)或者对行业特点的需要进行编码。
独立定位功能
 
QR Code码可高效地表示汉字,相同内容,其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条码。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条码打印机都支持QR code条码,其专有的汉字模式更加适合我国应用。因此,QR code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同类信息:
  • 一维条码技术的结构、编码方法及其种类
  • 商品条码的形式与结构
  • 商品条码(EAN、UPC码)
  • PDF417条码的标准化现状
  • 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 组织机构代码、商品代码和商品条码
  • 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基于二维条码技术
  • 复合码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 2003-2007 ChongShang.Com.Cn.